Linux
基础知识
01搭建Centos7系统
02软件管理仓库
03Shell
04查看帮助命令
05系统工作命令
06系统状态检测命令
07工作目录切换命令
08文本文件编辑命令
09文件目录管理
10打包压缩与搜索命令
11输入输出重定向
12管道符与通配符
13Vim编辑器
14Shell脚本
15shell流程控制语句
16用户管理操作
17文件权限与归属
18文件隐藏属性
19文件访问控制列表
20su与sudo
21存储结构
22物理设备命名规则
23文件系统
24挂载硬件设备
25虚拟机添加硬盘设备
26系统中操作添加硬盘设备
27添加交换分区
28磁盘容器配额
29软硬方式链接
30RAID
31LVM
32程序安装与管理
33计划任务
34日志文件分析
35测试网络联通性
36FTP服务
37操作系统基本符号
38操作系统三剑客
39shell基础
40shell语法
41DNS
42Apache概述
43Nginx概述
44集群概述
Vmware安装Ubuntu
更换源
-
+
首页
06系统状态检测命令
# 系统状态检测命令 ## ifconfig ifconfig 命令用于获取网卡配置与网络状态等信息,格式为“ifconfig [网络设备] [参数]”。使用 ifconfig 命令来查看本机当前的网卡配置与网络状态等信息时,其实主要查看的就是网卡名称、inet 参数后面的 IP 地址、ether 参数后面的网卡物理地址(又称为 MAC 地址),以及 RX、TX 的接收数据包与发送数据包的个数及累计流量。 ```linux [test@bogon ~]$ ifconfig ens33: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168.130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68.255 inet6 fe80::687d:c04:25bb:980d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link> ether 00:0c:29:2f:1c:3e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884 bytes 840623 (820.9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397 bytes 32027 (31.2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host> loop txqueuelen 100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84 bytes 9492 (9.2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84 bytes 9492 (9.2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virbr0: flags=4099<UP,BROADCAST,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122.1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2.255 ether 52:54:00:ce:27:5f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test@bogon ~]$ ``` ## uname uname 命令用于查看系统内核与系统版本等信息,格式为“uname [-a]”。 在使用 uname 命令时,一般会固定搭配上-a 参数来完整地查看当前系统的内核名称、主机名、内核发行版本、节点名、系统时间、硬件名称、硬件平台、处理器类型以及操作系统名称等信息。 ```linux [test@bogon ~]$ uname -a Linux bogon 3.10.0-862.el7.x86_64 #1 SMP Fri Apr 20 16:44:24 UTC 2018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test@bogon ~]$ ``` ## uptime uptime 用于查看系统的负载信息,格式为 uptime。 uptime 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系统时间、系统已运行时间、启用终端数量以及平均负载值等信息。 平均负载值指的是系统在最近 1 分钟、5 分钟、15 分钟内的压力情况(下面加粗的信息部分);负载值越低越好,尽量不要长期超过 1,在生产环境中不要超过 5。 ```linxu [test@bogon ~]$ uptime 22:30:11 up 7 min,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10, 0.10 [test@bogon ~]$ ``` ## free free 用于显示当前系统中内存的使用量信息,格式为“free [-h]”。 为了保证 Linux 系统不会因资源耗尽而突然宕机,运维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内存的使用量。在使用 free 命令时,可以结合使用-h 参数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输出当前内存的实时使用量信息。 ```linux [test@bogon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8G 886M 373M 13M 561M 715M Swap: 2.0G 0B 2.0G [test@bogon ~]$ ``` 其中: * total:内存总量 * used:已使用的内存量 * free:可用的内存量 * shared:进程共享的内存量 * buff/cache:磁盘缓存的内存量 * available:缓存的内存量 ## who who 用于查看当前登入主机的用户终端信息,格式为“who [参数]”。 可以快速显示出所有正在登录本机的用户的名称以及他们正在开启的终端信息。 ```linux [test@bogon ~]$ who test :0 2024-12-28 22:22 (:0) test pts/0 2024-12-28 22:23 (:0) test pts/1 2024-12-28 22:24 (192.168.168.1) [test@bogon ~]$ ``` ## last last 命令用于查看所有系统的登录记录,格式为“last [参数]”。 使用 last 命令可以查看本机的登录记录。但是,由于这些信息都是以日志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系统中,因此黑客可以很容易地对内容进行篡改。千万不要单纯以该命令的输出信息而判断系统有无被恶意入侵! ```linux [test@bogon ~]$ last test pts/1 192.168.168.1 Sat Dec 28 22:24 still logged in test pts/0 :0 Sat Dec 28 22:23 still logged in test :0 :0 Sat Dec 28 22:22 still logged in reboot system boot 3.10.0-862.el7.x Sat Dec 28 22:22 - 22:36 (00:13) test pts/1 :0 Fri Dec 27 23:17 - 23:38 (00:20) test pts/0 :0 Fri Dec 27 22:49 - 23:38 (00:48) test :0 :0 Fri Dec 27 22:48 - down (00:49) reboot system boot 3.10.0-862.el7.x Fri Dec 27 22:43 - 23:38 (00:55) wtmp begins Fri Dec 27 22:43:25 2024 [test@bogon ~]$ ``` ## history history 命令用于显示历史执行过的命令,格式为“history [-c]”。 history 命令应该是作者最喜欢的命令。执行 history 命令能显示出当前用户在本地计算机中执行过的最近 1000 条命令记录。如果觉得 1000 不够用,还可以自定义/etc/profile 文件中的HISTSIZE 变量值。 在使用 history 命令时,如果使用-c 参数则会清空所有的命令历史记录。还可以使用“!编码数字”的方式来重复执行某一次的命令。 ```linux [test@bogon ~]$ history 1 man man 2 echo xbxaq.com 3 date 4 date "+%Y-%d-%m" 5 date "+%H-%S" 6 date "+%H-%S-%M" 7 date -h 8 date --help 9 clea 10 clear 11 wget https://xbxaq.com/doc/67/ -P /tmp/xbxaq.com 12 wget https://xbxaq.com/doc/67/ -P /tmp/xbxaq.com --no-check-certificate 13 ll / 14 ll /tmp 15 clear 16 ll /tmp 17 ll /tmp/xbxaq.com/ 18 ps -aux 19 top 20 pidof ssh 21 pidof sshd 22 pidof 1184 23 pidof sshd 24 kill 1184 25 su root 26 ifconfig 27 uname -a 28 ll /etc/ ``` 注意:历史命令会被保存到用户家目录中的.bash_history 文件中。Linux 系统中以点(.)开头的文件均代表隐藏文件,这些文件大多数为系统服务文件,可以用 cat 命令查看其文件内容。 ```linux [test@bogon ~]$ cat .bash_history man man echo xbxaq.com date date "+%Y-%d-%m" date "+%H-%S" date "+%H-%S-%M" date -h date --help clea clear wget https://xbxaq.com/doc/67/ -P /tmp/xbxaq.com wget https://xbxaq.com/doc/67/ -P /tmp/xbxaq.com --no-check-certificate ll / ll /tmp clear ll /tmp ll /tmp/xbxaq.com/ ps -aux top pidof ssh pidof sshd pidof 1184 ```
毛林
2025年9月12日 20:43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