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
云安全概述
阿里云概述
亚马逊AWS概述
云计算导论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虚拟化
分布式文件系统
云存储
数据处理
并行计算
OpenStack
容器
Kubernetes概述
Serverless
Hadoop
云原生
云数据中心
微服务
对象存储OSS
云存储
对象存储
对象文件(Object)
存储桶(存储空间)
通过外网访问OSS
存储桶漏洞
STS访问OSS
权限与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
Bucket&RAM Policy
预签名
Docker
01docker概述
02docker安装
03目录结构
04基础操作
05底层原理【理论】
06底层原理【实践】
07DockerFile
08容器反查Dockerfile
09Docker 逃逸
-
+
首页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的核心价值(如弹性扩展、资源池化、按需服务)依赖于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协同支撑。这些技术覆盖了资源抽象、分布式架构、资源管理、安全保障、运维自动化等多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云计算的技术基石。 ##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是云计算实现 “资源池化” 和 “按需分配” 的核心前提,其本质是将物理硬件资源(CPU、内存、存储、网络)抽象为可动态调度的虚拟资源,打破物理设备的 “孤岛限制”。 原理:通过 “虚拟化层”(Hypervisor / 虚拟机监控器)隔离物理硬件与上层虚拟环境,让多个独立的虚拟实例(虚拟机 / VM、虚拟存储、虚拟网络)共享同一物理硬件,且相互不干扰。 > 技术分类 | 类型 | 作用 | 典型工具 / 标准 | | ------------ | ---------------------------- | ----------------------------------------------- | | 服务器虚拟化 | 抽象 CPU、内存,生成虚拟机 | KVM(开源)、VMware ESXi、Xen | | 存储虚拟化 | 聚合分散存储,形成统一存储池 | Ceph(开源)、VMware vSAN、GlusterFS | | 网络虚拟化 | 抽象物理网络,实现灵活组网 | Open vSwitch(OVS)、VXLAN、SDN(软件定义网络) | > 核心价值 提高硬件利用率(物理服务器利用率从 10%-20% 提升至 60%-80%); 降低硬件成本(无需为单一应用单独采购服务器); 支持快速扩容(虚拟资源可分钟级创建,无需等待物理设备部署)。 ## 分布式技术 云计算需应对 PB 级甚至 EB 级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传统 “单机架构” 无法满足需求,分布式技术成为解决 “大规模、高可用、高并发” 的核心手段,主要分为 “分布式存储” 和 “分布式计算” 两类。 ### 分布式存储 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服务器上,通过冗余备份(多副本)确保数据不丢失,通过分片存储(将大文件拆分为小数据块)提升读写效率。 核心特性:高可用(单节点故障不影响数据访问)、可扩展(新增服务器即可扩容)、容错性(数据多副本存储)。 典型技术 / 工具: - HDFS(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适合存储超大文件(GB/TB 级),广泛用于大数据场景; - Ceph:统一存储(支持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开源且弹性极强,是私有云存储的主流选择; - S3(AWS Simple Storage Service):对象存储标准,主流公有云(阿里云 OSS、腾讯云 COS)均兼容 S3 协议。 ### 分布式计算 分布式计算是云计算的基石。 分布式计算是一种将一个大而复杂的计算任务分解成许多小的部分,并将这些部分分配给多台计算机(称为节点)并行处理,最后将结果合并起来得到最终答案的计算模式。 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子任务,分配到多台服务器并行计算,最终汇总结果,大幅提升计算效率。 | 计算模式 | 核心目标 | 节点关系 | 典型场景 | | ---------- | -------------------------------------------------- | ---------------------------------------------- | -------------------------------------------------- | | 分布式计算 | 合作完成一个单一的大任务 | 节点松散耦合,通过网络连接,可能跨地域 | 大数据分析(Hadoop/Spark)、科学计算、搜索引擎索引 | | 并行计算 | 加速完成一个计算密集型任务 | 节点紧密耦合,通常在同一机房,通过高速总线互联 | 气象模拟、流体力学计算、3D图形渲染 | | 集群计算 | 将一组计算机作为统一资源管理,提供高可用性或高性能 | 节点同构、地理位置集中,像一台“超级计算机” | 高性能计算(HPC)集群、网站服务器集群 | 核心特性:并行计算(突破单机 CPU / 内存瓶颈)、容错性(某节点故障可重新分配任务)。 典型技术 / 工具: - MapReduce(Hadoop 核心):离线批处理框架,适合处理 TB 级离线数据(如日志分析、数据统计); - Spark:基于内存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比 MapReduce 快 10-100 倍,支持批处理、流处理(实时计算)、机器学习; - Flink:低延迟流处理框架(延迟可达毫秒级),适合实时数据处理(如实时推荐、风控系统)。 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就是由成千上万台服务器通过分布式技术组织起来的一个巨大资源池。 云计算的弹性伸缩、高可靠性、按需服务等特性,正是通过分布式计算的技术手段(如虚拟化、资源调度、冗余存储)实现的。 ## 容器与编排技术 传统虚拟化(虚拟机)存在 “资源占用高、启动慢” 的问题(虚拟机需加载完整操作系统,启动耗时分钟级)。 容器技术通过 “共享宿主机内核” 实现轻量级虚拟化,成为云原生应用的核心载体;而 “容器编排技术” 则解决了大规模容器的调度、管理问题。 ### 容器技术 核心原理: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库、配置文件)打包成 “容器镜像”,容器运行时共享宿主机操作系统内核,仅占用应用所需的独立资源(CPU、内存),无需启动完整 OS。 典型工具: - Docker:最流行的容器引擎,标准化了容器镜像格式和运行时,让 “一次打包,到处运行” 成为可能; - containerd:Docker 的核心组件,后独立为开源项目,更轻量、更专注于容器生命周期管理。 核心优势:启动快(秒级)、资源占用低(同等硬件可运行更多容器)、移植性强(镜像可在任何支持 Docker 的环境运行)。 ### 容器编排技术 当容器数量达到成百上千时,需通过编排工具实现 “自动化调度、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 典型工具: Kubernetes(K8s):开源容器编排领域的事实标准,支持: - 调度:根据资源需求将容器分配到合适节点; - 自愈:容器故障时自动重启,节点故障时自动迁移容器; - 服务发现:通过 “Service” 组件让容器间相互访问; - 滚动更新:无停机更新应用版本。 Docker Swarm:Docker 原生编排工具,更简单但功能不如 K8s 全面,适合小型集群。 ## 云管理平台技术 云管理平台是云计算的 “操作系统”,负责对底层虚拟化资源、容器资源、存储 / 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监控和计费,为用户提供 “自助式” 云服务(如申请虚拟机、创建存储桶)。 > 核心功能 资源管理:统一视图管理 CPU、内存、存储、网络资源,支持按需分配; 服务编排:通过 “模板” 快速创建复杂云环境(如同时创建虚拟机、挂载存储、配置网络); 监控告警:实时监控资源使用率(CPU 负载、内存占用、网络带宽),异常时触发告警; 计费计量:按资源使用时长 / 容量计费(如按小时计费虚拟机、按 GB 计费存储)。 > 典型平台 开源平台:OpenStack(最主流的开源私有云平台,支持虚拟化、容器、裸金属资源管理)、CloudStack; 商业平台:AWS Management Console、阿里云控制台、Azure Portal(公有云厂商提供的可视化管理界面)。 ## 云安全技术 云计算的 “多租户共享资源” 特性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如数据泄露、租户间隔离失效、身份盗用),云安全技术是保障云服务可信的关键,覆盖 “身份认证、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合规审计” 等维度。 > 关键技术分类 | 技术类型 | 作用 | 典型实现 | | ------------------------- | ------------------------------- | ------------------------------------------------------------ | |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IAM) | 确保 “正确的人访问正确的资源”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多因素认证(MFA)、OAuth2.0/OpenID Connect | | 数据加密 | 防止数据泄露(传输 / 存储环节) | 传输加密:SSL/TLS(如 HTTPS);存储加密:AES-256(加密存储数据)、透明数据加密(TDE) | | 网络安全 | 隔离租户网络、抵御网络攻击 | 安全组(虚拟防火墙)、网络 ACL(访问控制列表)、WAF(Web 应用防火墙,抵御 SQL 注入、XSS 攻击) | | 合规审计 | 追溯资源操作,满足合规要求 | 操作日志(如 AWS CloudTrail、阿里云 ActionTrail)、定期安全扫描 | | 容器安全 | 保障容器镜像和运行时安全 | 镜像扫描(Trivy)、容器运行时隔离(gVisor)、K8s 网络策略(隔离容器网络) | ## 运维自动化 云计算的 “弹性扩展” 和 “快速迭代” 需求,依赖自动化运维技术减少人工操作,提升效率并降低出错率。核心技术包括 “CI/CD” 和 “IaC”。 ### 持续集成 / 持续部署(CI/CD) 持续集成(CI):开发人员频繁将代码提交到代码仓库(如 Git),自动化执行编译、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保代码合并后无冲突、无 Bug; 持续部署(CD):通过自动化流程将通过 CI 的代码部署到生产环境(如容器集群、虚拟机),实现 “代码提交后自动上线”。 典型工具链:Git(代码管理) + Jenkins/GitLab CI(CI/CD 引擎) + ArgoCD(K8s 环境部署)。 ###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 将云基础设施(虚拟机、网络、存储)的配置用 “代码”(如 YAML、JSON)描述,通过工具自动化创建、修改、删除基础设施,替代传统的 “手动点击控制台配置”。 核心优势:可版本控制(基础设施配置存入 Git,追溯变更)、可复用(配置模板可在多环境复用)、自动化(一键创建完整环境)。 典型工具:Terraform(跨云厂商 IaC 工具,支持 AWS、阿里云、Azure 等)、Ansible(自动化配置管理,适合批量操作服务器)、CloudFormation(AWS 原生 IaC 工具)。 ## 监控与可观测性技术 云计算环境复杂(多节点、多服务、多租户),需通过监控与可观测性技术实时掌握系统状态,快速定位故障,保障服务稳定运行。 核心技术组件 指标监控:采集系统 / 应用的量化指标(如 CPU 使用率、请求延迟、错误率),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告警; - 工具:Prometheus(指标采集与存储) + Grafana(指标可视化); 日志管理:集中收集、存储、分析分布式系统的日志(如应用日志、系统日志),用于故障排查; - 工具:ELK Stack(Elasticsearch 存储 + Logstash 采集 + Kibana 可视化)、Loki(轻量级日志系统,与 Prometheus 兼容); 链路追踪:跟踪分布式服务间的请求链路(如用户请求从 “前端→API 网关→微服务 A→微服务 B” 的全路径),定位链路中的延迟节点; - 工具:Jaeger、Zipkin、SkyWalking。 ## 总结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撑、形成闭环: 虚拟化 / 容器提供资源抽象,为弹性扩展奠定基础; 分布式技术支撑大规模数据存储与计算,满足海量业务需求; 云管理平台 / IaC实现资源的统一管控与自动化运维,降低使用门槛; 云安全技术保障多租户环境下的数据与资源安全; 监控与可观测性技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快速响应故障。
毛林
2025年10月27日 20:28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